“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
從沒有哪個時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如此明晰:一些國家的病例數正在下降,一些國家則迎來新冠疫情高峰,在看似得到控制的地區,病毒也可能卷土重來。
新冠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
世衛組織警告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并產生抗體的人可以免受再次感染”。“網紅”專家張文宏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全世界90%的人對這個病毒是不具備抵抗力的,對這個病毒來講,目前全世界都是洼地。因為從世界各國的數據來看,抗體陽性率不會超過90%。”
個體在病毒面前是如此脆弱,疫苗研發遙遙無期,面對病毒威脅,我們該怎么做呢?從長遠來說,提升免疫力是抵抗新冠病毒的根本之策,干細胞在這次疫情期間大放異彩,這種全新療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那么,為什么細胞療法能在新冠肺炎中快速獲得成效?

干細胞能在短期內體現新冠肺炎良好的療效,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1.干細胞本身強大的修復能力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干細胞療法就是發揮其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的作用,將干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或局部回輸,從而達到解決疾病的目的。干細胞達到新冠肺炎患者后具有歸巢效應,可快速達到肺部等受損部位并分泌相關細胞因子,調節炎癥反應,阻止新冠肺炎的進程;此外,干細胞還可通過分化潛能更新受損細胞,改善組織器官功能。
2.國家對科研攻關的支持態度
國家對“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反應速度是快速的,我國科學家已在H7N9禽流感治療中應用了干細胞技術,證實了干細胞對病毒性疾病是有效果的。因此,國家支持干細胞對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國家科技部在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提到干細胞,支持積極推進干細胞在重癥治療方面的臨床療效探索。

3.科研人員/機構積極參與臨床研究
從干細胞項目立項到干細胞的臨床試驗,涉及到項目審核、干細胞制備、臨床治療等各環節,組織快速有效地進行干細胞科研攻關離不開每位人員的努力。2020年3月,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聯合發布了《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臨床研究與應用專家指導意見》;同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通過5項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備案。



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就曾斷言:“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誠然。隨著人類科學發展,越來越多的揭示了生命中的奧秘,人類終將掌握自身“命”運。
- 上一條 將健康的概念延伸到老齡化過程中
- 下一條 干細胞開啟干預卵巢功能早衰新技術